這款產品不僅能在緊急情況下啟動汽車,還能為手機充電,是戶外探險的必備神器!”
南非留學生馬恩正在進行跨境電商直播
日前,在位于光谷中心城的長江國貿跨境電商產業園(簡稱“產業園”)直播間內,28歲的南非留學生Nduduzo Fanele Magwaza(中文名“馬恩”)正向全球觀眾推介一款汽車應急電池。短短半年,他的TikTok賬號粉絲突破2萬,單條視頻播放量近百萬。
馬恩是產業園眾多孵化成果的一個縮影。統計顯示,目前該園區已培養150多名來自南非、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留學生主播,架起數字貿易的“云上絲路”。此外,園區還整合全球平臺資源和專業服務商,為本土企業提供一站式出海解決方案,助力更多“光谷造”走向世界舞臺。
打造跨境電商“國際學堂”
最快3個月培養“學生老板”
去年5月,馬恩和20名南非國家獎學金公派留學生作為“絲路電商工坊(南非)”項目首批學員來到光谷。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歷經3個月語言文化學習后,開始在產業園接受為期9個月的系統培訓:從商品詳情頁制作到爆款視頻剪輯,從亞馬遜開店到直播話術設計,每個環節都在真實賬號上實操。
馬恩的同學們正在直播間內工作
“這里不像辦公室,更像一所跨境電商大學。最棒的是我們可以用真實產品在真實平臺上操作!”馬恩說,每天他都會直播6小時,用流利的英語和幽默的解說,將光谷的優質產品銷往全球。
“我們不僅要賣產品,更要育人才,讓光谷成為全球跨境電商‘人才庫’和‘供應鏈中心’。”產業園總監徐暉介紹,園區通過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0余所本地高校合作,每年為社會輸送3000余名跨境電商人才,最短3個月學生就能掌握跨境電商全流程操作。
月底,馬恩即將啟程回國,但他與光谷的聯系不會中斷。“我計劃在南非建立‘前店后倉’模式,并成立自己的跨境電商公司,把更多光谷的新能源、智能家居產品賣到非洲。”展望未來,馬恩信心滿滿。
一站式服務破解企業“出海難”
加速光谷產品全球布局
過去,內地企業想要進入國際市場,從海外開店、營銷推廣到物流倉儲、國際結算、財稅合規等環節,會遇到不同困難。特別是中小企業,難以直接對接海外平臺資源,還需應對不同市場的合規要求。
“對于我們來說,完全是從零開始。”武漢簡一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簡一科技”)是產業園內一家研發輻射制冷膜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經理胡保明曾因缺乏海外運營經驗困擾不已。通過產業園“一企一策”出海方案,目前公司已入駐全球12個主流電商平臺,注冊運營30多家店鋪,去年銷售額達800萬美元。
產業園內展示的部分光谷企業產品
“以前,企業自己出海至少要要花1-2年時間摸索,現在通過我們平臺,這個周期可以縮短一半以上。”徐暉說,產業園整合亞馬遜、TikTok等20余家全球電商平臺及150多家專業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從選品孵化到報關退稅的一站式服務。
在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今天,這種“前端海外運營+后端光谷制造”的創新模式正在顯現成效:去年,產業園為駱駝股份、保利沃利、寧美國度等20余家企業定制跨境電商出海方案,幫助42家跨境電商企業實現外貿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