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吉利之后,比亞迪也加入了新一輪的“整合潮”以及組織架構調整潮。
近日,有媒體報道,為了集中資源,比亞迪近期已經裁撤了比亞迪王朝、海洋系列,以及騰勢、方程豹、仰望所對應的獨立研究院。同時,騰勢以及方程豹的品牌公關部也已經從品牌銷售事業部,正式調整至集團,成為了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的二級部門,受集團統一管理。
4月,比亞迪還開始了五大品牌獨立用戶APP的整合。站在今年以來各車企加速整合和內部組織架構調整的浪潮趨勢下來看,毫無疑問,這一系列動作都指向了一個核心:比亞迪也正在思考通過內部整合與組織架構調整的方式,來提高競爭效率,降低成本。
據媒體報道,比亞迪起初設立針對海洋以及王朝兩大系列以及騰勢、方程豹以及仰望設立獨立研究院的本意,是為了實現品牌發展的是差異化,給予各品牌更多的競爭和運作靈活性,但從這兩年的執行結果來看,五大品牌之間并未能形成明顯的差異化區隔。
組織結構上,各品牌研究院也與比亞迪汽車工程院下屬職能部門存在重疊,五大品牌研究院并未能總攬起從產品設計研發的全部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如今五大品牌研究院車撤銷,比亞迪汽車工程院統一管理,事實上也有利于比亞迪降低溝通成本和研發成本,提高五大品牌之間的研發和資源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次調整既涵蓋了比亞迪品牌,也涵蓋了方程豹、騰勢以及仰望品牌,所以此次組織結構調整,事實上還有利于比亞迪從品牌差異化的角度,進一步推動高端品牌在研發領域的創新協同,激發高端產品的規模效應。
眾所周知,在高端車市場,即便包括云輦、易四方、天神之眼系統在內的高階技術都率先搭載在了高端產品上,但伴隨著供應鏈成本的不斷下降,為了兼顧比亞迪品牌在主流市場的銷量規模,受部分高端技術的下放影響,比亞迪在高端市場的突破成果并不顯著。
仰望品牌目前月銷量基本徘徊在百輛左右。騰勢品牌4月銷量達1.5萬臺,騰勢D9仍然是銷量主力,騰勢N9目前還在爬升過程中。方程豹品牌方面,雖然4月發布的鈦3推動方程豹品牌4月銷量破萬,但鈦3的價格定位在14-20萬元之間,已經來到了比亞迪品牌所在的主流消費市場。
如今,騰勢以及方程豹品牌的公關部門回歸集團,顯然也是為了從研發、營銷等多角度全面發力高端化,提升高端品牌的銷量貢獻以及利潤貢獻,并提高集團在今后的綜合競爭力。
作為中國車市的銷量冠軍,同時也是推動新能源市場滲透率快速增長的主導力量,盡管比亞迪目前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仍然無人能及,但從當下的競爭環境來看,比亞迪也亟需進一步提升其規模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提前做好競爭儲備。
從國內市場的競爭視角來看,在主流市場,包括吉利、奇瑞等多家車企的新能源板塊正在悄然崛起。根據乘聯分會數據,4月,比亞迪汽車銷量268778輛,銷量規模雖穩居第一,但增速有所減緩,吉利、長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小鵬等多家車企4月份的同比增速,均超過了比亞迪。
不僅如此,為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除了兩大央企長安以及東風的整合之外,包括上汽、吉利、廣汽、蔚來等多家車企也在今年內開啟了組織結構調整以及新一輪內部整合。
其中,吉利汽車近段時間以來的整合,就備受外界關注和看好。此前,吉利在2025年業績發布會暨“一個吉利”戰略整合計劃說明會上曾明確了本輪整合后的目標,一是實現3%的生產降本,二是提升10%-20%的研發效率,三是提升10%-20%的管理增效目標。隨著吉利戰略整合逐漸迎來收獲和回報,這無疑將進一步提升吉利的綜合競爭力。
另外,廣汽集團此前也針對廣汽研究院進行了整合,廣汽研究院拆分為整車、平臺以及造型三院,并入廣汽集團產品本部,由集團統一負責產品定義、財務、采購以及品牌營銷等工作。
為了提高競爭能力和競爭效率,隨著行業進入“大整合”時代,比亞迪顯然也要同步提升自我競爭能力。另外,當下比亞迪正在加速出海,全球市場地位不斷提升,在參與全球化競爭過程中,比亞迪更是需要在新的競爭環境下,進一步提升其規模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在銷量不斷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在業績能力上位居全球頭部。
今年一季度,在激烈的市場技術戰、價格戰以及成本戰的沖擊下,比亞迪總營收達到1703.6億元,首次超過特斯拉。凈利潤達91.55億元,同比增長1倍,平均每天凈賺1億元。
這一成績事實上就與比亞迪的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不斷提升的規模效應、以及不斷提升的成本控制能力有關。一季度,比亞迪研發投入費用進一步增長至今142.2億元,研發投入再次高于凈利潤,這也體現了比亞迪對于技術投入和技術創新的重視。
在這一研發投入基礎上,隨著比亞迪加速本輪內部整合,比亞迪的高端品牌有望在集團的高效指揮下進一步實現差異化突破,而比亞迪的規模效應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也將迎來提升。可以猜測的是,這一系列整合動作最終也將體現在接下來的財報表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