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學堂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49689號-30
智能汽車時代,車內屏幕數量和尺寸的不斷增加已成為一種趨勢。然而,法拉利CEO Benedetto Vigna近期在投資會上發表觀點,直言"車內屏幕多無用,你是開車不是看電視",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本報告將圍繞這一觀點,深入探討車內屏幕設計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不同價位車型在屏幕配置上的差異化需求,試圖在智能科技與駕駛本質之間找到平衡點。
法拉利CEO的核心觀點
法拉利CEO Benedetto Vigna在投資會上明確表示:"法拉利絕不會盲目跟風安裝過多屏幕,裝太多屏幕只對供應商有好處。"他強調:“法拉利是為駕駛而生的,它不是一張沙發,不是一臺手機,更不是一個數據中心。”
這一觀點源于他本人在半導體行業的背景。正如他在采訪中所說:“我對車內大屏的態度源于自己在半導體行業的背景。我深知,車內哪些配置是真正能夠提升消費者體驗的,而哪些不過是供應商的噱頭。”
法拉利CEO的觀點并非孤例,事實上,寶馬、現代等品牌高管也曾公開質疑汽車大屏幕的實用性。這表明,在追求智能科技的同時,回歸駕駛本質的呼聲正在行業內逐漸增強。
中國車企的屏幕設計趨勢
多屏化與大屏化趨勢
當前,中國車企的車內屏幕設計呈現明顯的多屏化和大屏化趨勢。根據佐思汽研的報告,2023年座艙顯示呈現"多屏、大屏、多樣化、科技化"等設計趨勢。具體表現為:
從首發車不同尺寸的中控占比來看,10英寸~12英寸的占比最高,達55%
車載超寬一體屏正朝著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多功能整合、觸控和語音控制、個性化設置等方向發展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現階段HUD已成為車內主流的HMI配置
在具體車型方面,極越01采用了35.6英寸的一體式中控顯示屏,長安啟源C798配備了大尺寸中控屏,這些設計都體現了中國車企在屏幕技術上的積極探索。